吴桥中学

人气指数:12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08:54
网站介绍

  1955年的吴桥县第二初级中学(其前身是交河师范),即现今的吴桥中学,相伴新中国个五年计划的实施而诞生。后历经搬迁,多次改建,终发展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78年,学校被列为河北省重点中学,1997年改为全日制高级中学。2006年被省教育厅定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现位于吴桥县城桑园镇太行道与北环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01858平方米,建筑面积30385.48平方米。园内道路平坦,地面整洁,路面硬化,绿树成行。学校现有38个高中教学班,学生2488人。
  一、基础建设
  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学校基础建设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以来,学校依据建设规划,逐步加强环境建设。先后投资兴建了5700平方米的综合教学楼,可容纳600人的阶梯教室,可容纳1728人住宿的学生宿舍楼,建筑面积为5112平方米的学生餐厅,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的第二教学楼以及学校南大门。
  2006年,学校对原有实验楼进行了扩建,目前设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4个,语音实验室2个,生物实验室2个及相应的准备室、仪器室。2007年,学校新建了2个设座70人的微机教室;2009年投资25万元新建了通用技术教室;投资50万元新建了电子备课室及音乐、美术专用教室,配备了相关的教学用具。学校图书室现有藏书12万册,年订阅报刊200余种。
  学校运动场位于校园东部,占地面积为26667平方米。场内有8条400米环形跑道及1个田径场,8个柏油篮球场,1个足球场,2个排球场和1个体操器械场地,体育器材按省《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的标准配备。体育场内有固定的体育器材室、主席台和看台。体育教学及器材管理制度健全。
  二、班子建设与办学理念
  学校领导班子共有14人组成。校级领导5人,均为本科学历。其中校长兼支部书记1人,副校长4人。领导班子制定了例会与学习制度,每周一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制定办学目标,强化四种意识,即服务意识、全局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注重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实施以人为本、以身立教、德育、全面发展的办学战略,强化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准则,凝成了团结、勤奋、严谨、创新的校训。
  三、教职工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教职工212人,其中专任教师160人,学历达标率为95%以上。有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40人,一级教师68人。有省级骨干教师4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0人。
  1、以发展为重心,加强师德建设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资源,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与动力。学校对“发展教师”提出七点要求:成为一名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成为一名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成为一名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成为一名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成为一名追求卓越,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成为一名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成为一名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学校把师德建设作为教育管理工作的切入口,弘扬高尚师德,坚持“敬业,爱生,奉献”的主题,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沧州市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工作的通知》,学习《吴桥县教师师德“八荣八耻”》和《吴桥县教师师德“十不准”》,学习魏书生先进工作事迹,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统一思想认识,把政治学习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觉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学校连年被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2、以培养为引领,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校本培训,大力推进教师的在职进修。目前,学校所有专任教师均参加了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科研处认真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
  针对刚刚从大学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学校实行阶段性培养,制定了针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五年培养方案。青年教师在入校后先拜师学艺,再跟班听课,争取一年内成为成手,两年内成为熟手。短时间内使引进的人才成为专业能手。对于进步较快的青年教师,学校还采取“压担子,选苗子”的方式,在学校组织的会课、教改、科研等方面进行重点指导,在评优评模方面重点倾斜,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热情。近几年学校涌现出一大批青年教师,有的已送过多轮毕业班,成为教学能手,有的获得了“建国基金奖”,有的获得了县市级乃至省级“教师”荣誉称号。
  3、以教研为依托,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学校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从事教学,教学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上:一是教研工作目标与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相结合,把教研工作任务与教学任务和教学问题挂起钩来,教研工作要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教育科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二是建立切实可行的长效教研机制与各类教研活动开展相结合。学校重视长效教研机制的建立,搞好规划,落实措施,明确重点,建立常规,逐步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首先是把每个教师的教科研行为规范化,建立了教师个人教科研业务档案;其次是对教研组的常规教科研活动进行规范要求,并从“量”上进行了强化。规定,各教研组每周至少举行1次教研活动;常规教研活动要围绕12件事开展,即理论学习、解疑问难、业务进修、教改探讨、课外活动、信息交流、业务结对子、听课评课、检查备课作业、基本功比赛、习题设计、经验总结。每个教研组每学年至少确定1个科研课题;每个学科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公开课;青年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4节;每学期每位教师教学论文不少于2篇等。第三,在常规教研机制得到有效确立后,学校大力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如,“三课”(研究课、汇报课、公开课)研讨活动、个人研修活动、以老带新活动、学案研究活动和其他专题教研活动,并把这些活动全部纳入长效教科研机制的框架中,使学校的教研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四、德育工作建设
  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健全,措施得力,建立了以党支部书记、负责政教的副校长及办公室、政教处、团委会负责人共5人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德育网络。
  1、构建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班主任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学校始终把班主任队伍的选拔、培养放在育人工作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一支开拓进取的班主任工作队伍。从教师中选拔那些政治素养高、道德品质好、心理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为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学校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理论,交流管理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每学期举办一次德育工作研讨会,每位班主任每学期上一节主题班会优质课,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德育活动,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文章,对班主任工作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放在育人工作的重要地位。对学生干部的选拔,采用班主任推荐、公开竞选、政教处审批的方式,把德才兼优的学生选拔到学生会及其他学生组织,组成学生自我管理的中坚力量。学校通过对学生干部的定期培训,加强管理,提高能力。在工作中大胆使用学生干部,如参与主办文学社团、校园广播、卫生及早操检查、自主开展学生活动等,增强学生主人翁责任感,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增长才干,终身受益。
  2、形成高效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在结构上,形成了党支部—政教处—班主任和学校—社会—家庭两个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学校重视家校共建工作,成立了家长理事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学校与班级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家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家访恳谈会等。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功能,拓展德育空间。与县武警中队、杂技大世界结成联谊单位,每年聘请中队官兵对新生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知识和军队的优良作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举办法制、安全教育专题讲座等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网络。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种途径渗透德育
  首先是学科教学渗透。各学科教师通力合作,针对实际把德育工作融入学科教学中,融入学校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
  其次是环境与文化建设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于整体美、艺术美、文化美,在教学楼内外及校园醒目位置设置和悬挂文化标牌,设计学校徽标,设立文化长廊等,校园环境绿化、硬化、美化、净化,让学生在自然、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体味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人生的可贵品质;班级文化建设富有启发性、鼓励性、独特性和教育性,尽量使每个班级形成一种文化小氛围。
  第三是主题活动渗透。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广泛开展行为习惯教育、校规校纪教育,促使学生将养成教育由外在形式内化为自觉行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入学教育、新生军训、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校运会、文艺汇演、书画展览、自办小报比赛等方式,集中开展了培养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活动。
  五、高中新课程改革
  2009年,学校为全面科学地规划和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积极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从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师资培训、器材配置、课程安排、评价机制等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学理念。从2009年7月起,学校组织多级别多层面的教师新课程培训,除了认真严密组织省级的统一远程培训外,还多次派员外出学习培训,同时,学校自己组织新课程培训专题讲座和以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素质大赛。通过加强各年级各教研组的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网络学习培训并撰写新课程研究论文等形式比较深入地更新教师理念,基本实现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顺利转型。其次,各专用教室配备,保障措施到位。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积极筹措资金,投资新建了通用技术教室、微机教室和音乐、美术教室。并招聘了相关教师,配备了各专用教室的必备器材及图书,为新课程实施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第三,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各学科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分别制定了学校、年级、班级、学科的新课改实施方案,并依照方案逐步推进实施。
  (1)学校严格按照河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开设全部必修课和相关选修课程。
  (2)课堂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案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实行学分管理。学校根据课程方案制定了学分管理制度,成立了学分认定委员会,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管理机制。
  (4)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学校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建立了教师评价方案、班主任评价方案和学生自评标准,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评价。
  (5)重视新开设的通用技术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视音乐、美术、体育课,保证开足开全,并积极探究其教学模式。
  六、体育卫生工作
  学校认真贯彻《体育工作条例》,有一名副校长分工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建立了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体育组组长、学校卫生室有关人员组成的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有关规划和措施,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执行《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试行办法》。
  学校建有体育组,除认真上好体育课外,还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1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坚持集体晨练,每天做好早操和眼保健操。学校建有男女篮球队和田径队,有训练竞赛计划与目标。篮球队、田径队多次代表县参加市级比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学校按规定配备体育教师,并重视资金的投入、设施的完善与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同时还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性别、季节等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如班级篮球对抗赛、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班级接力对抗赛、环校长跑等。以上措施,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长期以来,学生体育达标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学校重视学生卫生保健工作。建立了卫生室,配备了专职校医,专门负责学生的卫生保健和卫生宣传工作,负责学校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卫生室责任明确,制度上墙,配备了标准的医疗器械和药品。建立了学生健康卡片,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每学期至少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普查。学校曾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教学成绩的不断提高,办学规模的不断发展,得到了全县人民及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学校先后获得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文明学校、绿色学校、实绩突出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它们是激励,也是鞭策;是压力,更是动力。相信有各级领导与全县人民的支持,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美好!
  
  
  

免责声明:
此页是<吴桥中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吴桥中学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wqzx.cn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086412.honpu.com/